DB5119∕T 38-2024 空山牛(巴中市)
ID: |
1A205C26271D47739494584F78BB12CF |
文件大小(MB): |
1.46 |
页数: |
1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30,CCS B 43 5119,四川省( 巴中市) 地方标准,DB5119/T 38—2024,空山牛,Kongshan cattle,2024 - 09 - 03 发布2024 - 10 - 03 实施,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119/T 38—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外貌特征1,5 生产性能1,6 种牛等级评定 2,7 种用要求3,8 良种登记3,9 档案管理3,附录A(规范性) 空山牛体型外貌特征图..5,附录B(规范性) 空山牛等级评定..9,DB5119/T 38—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巴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巴中市畜牧工作站、通江县畜牧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巍、李林祥、方东辉、易军、易治鑫、江淮、陈玉慧、李倩、吴长凤、闵星,星、张楠悦、石溢、甘佳、邓小东、阿果约达、欧钟明、刘小雷、马晓琴、陈晓云、王胜炯、付茂忠、,李众擎、李柯锐,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19/T 38—2024,1,空山牛,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空山牛品种特性、等级评定、种用要求和良种等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空山牛品种鉴别、选育及等级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660-2014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空山牛Kongshan cattle,空山牛,属肉役兼用型牛,适应强、耐粗饲、肉用性能好。原产地为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中心产,区为通江县空山镇、两河口镇、诺水河镇,主要分布于通江县火炬镇、杨柏镇等其他26个乡镇,四川省,平昌县、南江县、巴州区亦有分布,4 外貌特征,贴身短毛,毛色以黄色为主,其次为枣红色和黑色。体型中等,结构紧凑,比例匀称,肌肉结实,公牛头短而宽,母牛头长而窄,角型以倒八字或龙门角为主。公牛颈部短,肩峰大,颈垂皮较大;母牛,颈部细长,无肩峰,颈垂皮较小。背腰平直,无脐垂,尻欠宽略斜。腿部肌肉发达,蹄较小,蹄质坚实,蹄叉紧合,蹄色为黑褐色。尾长至飞节以下。公、母牛的外貌参见附录A,5 生产性能,5.1 体重体尺,在中等饲养条件下,公牛初生重不低于20 kg,12月龄重不低于160 kg,24月龄重不低于280 kg,成年体重不低于410 kg;母牛初生重不低于18 kg,12月龄重不低于145 kg,24月龄重不低于240 kg,成年体重不低于305 kg。成年公、母牛体重及体尺见表1,DB5119/T 38—2024,2,表1 成年公、母牛体重及体尺,单位㎏ ㎝,性别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公≥410 ≥125 ≥145 ≥175 ≥18,母≥305 ≥110 ≥130 ≥155 ≥15,5.2 繁殖性能,空山牛性成熟年龄公牛为16~20月龄,母牛为16~18月龄。初配年龄公牛为30月龄,母牛为24月龄,发情周期平均21天,妊娠期285天,5.3 产肉性能,在综合净能7.6 MJ/kg、粗蛋白5.4%条件下,育肥公牛平均屠宰率51.24%,净肉率43.98%,眼肌面,积89.67 cm2,肉骨比6.09:1,5.4 役用性能,成年公牛平均体重430.9 kg,最大挽力平均328.8 kg,占体重76.3%;成年母牛平均体重319.2 kg,最大挽力平均237.2 kg,占体重74.3%。利用当地木铧翻土,耕宽、耕深均为25 cm时,成年公、母牛每,小时耕作面积分别为0.4~0.5亩和0.3~0.4亩,6 种牛等级评定,6.1 必备条件,6.1.1 体型外貌,应符合本品种特征,6.1.2 生殖器官发育,生殖器官发育正常,母牛四个乳区发育匀称,乳头分布均匀,6.1.3 健康状态,无遗传疾病,健康状况良好,6.1.4 血缘档案,来源及血缘清楚,档案系谱记录齐全,6.2 体型外貌评定,公、母牛的外貌按照附录B中的表B.1评分,6.3 体尺、体重评定,6.3.1 体尺等级,DB5119/T 38—2024,3,按附录B中表B.2进行体尺等级评定,以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指标中等级最低的指标确定体尺等级,如果有多个指标同时为最低等级时,则按照体斜长、体高、胸围的优先顺序选择一项指标确定体尺等级,6.3.2 体尺加分,按附录B中表B.4将体尺等级换算成基础分。体尺为该等级最低限值时,基础分为体尺评分分值;若,其数值超过该等级最低限值时,在基础分上进行加分,加分后的数值为体尺评分分值。体高、体斜长、,胸围每超过1 cm分别加1.5分、1.5分、1分,6.3.3 体重等级,按附录B中表B.3进行体重等级评定,6.3.4 体重加分,按附录B中表B.4将体重等级换算成基础分。体重数值为等级最低限值时,基础分为体重评分分值;,若其数值超过该等级最低限值时,在基础分上进行加分,加分后的数值为体重评分分值。公牛体重每超,过15 kg加1分,母牛体重每超过10 kg加1分,6.4 综合等级评定,利用体型外貌、体尺和体重评分进行加权,计算综合评定指数,公式如下:,I = 0.4×W + 0.3×S + 0.3×T,……
……